news
募集社會資本,兩手發力;分享節水收益,多方共贏 看合同節水管理如何“試水” 本報記者 王 浩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節水事業快速前進,需政府和市場兩個輪子同時轉動
水資源極度匱乏,卻缺少高效節水的市場模式,這是我國節水事業一直存在的難題。
我國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水污染問題嚴重,地下水超采、水資源承載能力和生產布局不相匹配等問題長期存在,已經成為我國走向生態文明的重要瓶頸。
“節水勢在必行,節水可以緩解水資源供給不足的矛盾、節水可以減少排污、節水可以緩解水生態環境退化的趨勢?!眹┕澦l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路祥說。當前,我國的節水工作主要靠政府,社會力量動員不足;用水主體缺乏節水積極性;長效管理機制缺位,導致節水工程效能低下。
歸根結底,發展節水事業離不開市場這只無形的手。節水需要政府和市場兩個輪子同時動起來,共同發力??涩F狀是,政府“輪子”鉚足了轉,市場“輪子”反應不夠。
市場“輪子”不轉,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沒有合適的節水盈利模式。節水工作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而社會資本具有典型的趨利性,沒有盈利模式,形不成獲利空間,社會資本是不會感興趣的。另一方面,節水工作是個系統性工程,而節水技術產品分散在不同的企業手中,缺乏一個技術集成平臺,成了社會資本參與節水的一道“門檻”。
改變現狀,最重要的是找到能夠讓社會資本、政府和用水主體共贏的模式。合同節水管理模式,就是在這樣一種社會需求下應運而生的。
搭建市場化平臺,引入社會力量,集成技術,共享收益,建節水長效機制
合同節水管理,是指節水服務運營商通過與用水戶簽訂合同的管理方式,引入社會資本,集成運用先進適用節水技術,對特定項目進行節水技術改造,建立長效節水管理機制,分享節水效益的新型市場化商業模式。
在現實中,由于缺乏融資平臺和技術集成平臺,企業“獨闖”節水市場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因為節水改造牽涉的技術復雜,需要對多項技術、產品進行集成,單個企業難以組織綜合性、系統性的改造項目。比如研發制造水龍頭的企業,面對輸水系統中的地下管網、節水器具、智能監控、廢水回用等就束手無策。
為搭建市場化的融資平臺和技術集成平臺,利用市場機制推動節水工作,在水利部綜合事業局引導下,其下屬企業聯合北京、天津和河北3家水務投資公司以及17家有節水技術的公司共同組建了國泰節水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構成采用“1+3+17”模式,其中的這17家節水技術公司均有節水改造核心技術。
國泰節水公司可以針對項目特點,以合同節水管理的方式,吸引具有核心技術的公司參與節水改造項目實施。先改造,后用節水省下的水費支付改造成本,回本后繼續參與節水效益分享。這種模式得到了廣大節水企業的認同。
據了解,當前節水工作難以推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由于缺乏穩定的資金渠道,節水改造后運行管理體制不落地。而合同節水管理模式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難題。據國泰節水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前期合同簽訂中,我們與節水企業約定,每年從節水效益中拿出一部分資金用于節水項目的后期運行管理,解決了節水項目一直存在的‘易建難管’的問題。”
合同節水管理,需要大量資金,錢從哪來?
為保證節水資金需求,國泰節水公司引導第一創業證券公司等發起設立了全國第一個以合同節水管理為募投對象的基金。
節水基金主要用于三個方向的投資,第一是對項目投資,合同節水管理項目最大的投入是技術產品和設備,節水基金可以為節水項目提供改造所需資金。第二個是天使投資,即對有先進技術的企業進行投資。一線企業能夠敏感捕捉市場需求,但往往缺乏研發新產品的投資?;鸷Y選一批為市場所需的成長性好的企業投資,真正推動適應國情水情的節水技術推廣。第三個是股權投資。即可以股權投資的形式參與融資平臺和技術集成平臺的建設。通過平臺公司的復制,推廣合同節水管理模式更大范圍內運用。
合同節水管理創新盈利模式,應用前景廣闊
合同節水管理如何盈利,這是參與節水改造各方最關心的問題。盈利模式正是合同節水管理最大的創新之處。
專家認為,合同節水管理實現了多方共贏。技術企業風險小,節水項目采用它們的技術裝備,節水基金提供資金支持;用水改造單位負擔輕,節水改造的成本來源于省下的水費,這種先改造、再支付的模式調動了社區、學校等的積極性。政府財政壓力小,節水事業不再由政府一肩挑,只需在政策支持等方面做好保障。
走進河北工程大學的校園,處處可見節約用水的精巧設計。衛生間用水不單單來自廢水集中利用,更采用智能化控制水量。河北工程大學后勤管理處工程師郭少峰詳細講解運行機理:上一樓層洗漱池的廢水經收集處理后,通過管道流到下一層衛生間的集水箱。集水箱儲水一部分自動溢流補充小便池,一部分根據人數智能配送水量。
“過去,沖一次廁所所需水量在7—21升,現在降低到5升?!惫俜逭f。
除此之外,針對管網跑冒滴漏的現象,兩個校區查漏補漏,更新改造地下管網3公里。安裝節水龍頭、節水閥等設備1.4萬余只。
“更重要的是,每年從節約下來的水費中優先提取70萬元用于節水設施運行管理。通過資金保障將長效管理機制落到實處。”郭少峰說。
河北工程大學是合同節水管理項目在全國的第一個試點,僅僅運行5個月,就取得了顯著的節水效益。這所大學共3.1萬余人,年均總用水305萬立方米。按此推算,全年可節水超100萬立方米,年節約水費400萬元,按照合同期10年計算,可節約用水1000多萬立方米,排污減少800萬立方米。
合同節水管理模式應用前景廣闊。郭路祥介紹,鋼鐵、煤化工等高耗水企業,機關單位、居民小區等生活用水聚集區,污染河流治理,水環境修復等領域都有合同節水管理的用武之地,可為社會資本參與治水節水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下一篇:沒有下一篇